
淺談攪拌器對七水硫酸鋅結晶晶粒的影響
發布時間:
2018-08-28 16:02
淺談攪拌器對七水硫酸鋅結晶晶粒的影響
0前言
硫酸鋅生產工藝中,產品的結晶過程是關系到產品外觀質量的直接網素,而影響其結晶過程的因素諸多,如:溶液的組成、pH值;溶液的過飽和度;攪拌槳形狀;攪拌速度及結晶庫溫過程曲線的控制等。通常生產過程中,硫酸鋅溶液的蒸發結晶工藝如下:將凈化后合格的疏酸鋅溶液經真空蒸發,濃縮至比重1.58-1.62,放入攪拌結晶釜并開循環冷卻水降溫。溶液冷卻降溫至冷卻終點控制的溫度后,停加循環冷卻水,繼續攪拌至結晶釜中顆?;巨D型后,保溫至溶液溫度達離心溫度時進行離心分離,離心后物料經涼干、篩分即為七水硫酸鋅成品。
1 硫酸鋅結晶過程中撞拌器槳葉形式的比較試驗
1.1 攪拌器形式的考察比較
硫酸鋅生產過程中過去普遍選擇采用錨式攪拌的搪瓷反應釜(見圖1b)攬拌轉速在50r/min左右(采用速比1:29的減速機)。由于完全的“層流”與溶液上部形成的較大的“漩渦”,致使結晶產品的外觀形態非常差,幾平沒有像樣的“結晶晶體粒狀”。后來經過研究比較改進為框式復合攪拌(見圖1c),釜體改為不銹鋼夾套,釜體內增設了折流板,降低了攪拌轉速至40r/min左右(減速比1:35)后,液體游渦幾乎消除了,“層流”現象也減輕了很多,但在結晶釜內,隨著結晶過程的進行,硫酸鋅顆粒的形成與加入的結晶”晶種“,下沉在結晶釜底部,釜體下部需要的攪拌功率增大很多,嚴重時造成”晶體顆粒“把攪拌槳”抱死“,攪拌電機損壞或者”跳閘“。結晶釜出口管道經常”結死“,放料閥無法開啟,不得已用蒸汽加熱,將晶體溶解后才可”放料“。硫酸鋅廠家
試驗采用的螺帶式攪拌(見圖1a),主體結構由雙螺帶與主軸焊接而成,并且在攪拌漿的上、下部分別增設了推進式與提升式攪拌葉片,增加了漿液的軸向的流動力,消除了前述兩種攪拌槳完全不能使漿液軸向流動的特性,使硫酸鋅漿液在結晶過程中得到充分均勻混合。
試驗所用溶液為現行生產中硫酸鋅蒸發前液,在不改變其它結晶工藝條件的前提下,利用硫酸鋅現行生產中3臺結晶釜,分別將三種不同形狀的攪拌槳:螺帶式攪拌、錨式攪拌和框式復合攪拌安裝至1#、2#、和3#結晶釜中,進行硫酸鋅溶液結晶試驗。
在不改變攪拌槳轉速的條件下,考察三種攪拌形狀下硫酸鋅結晶顆粒粒徑分布情況(見表1)。硫酸鋅多少錢一噸
1.2攪拌轉速的試驗考察
將達到蒸發比重的硫酸鋅濃縮液放入安裝螺帶式攪拌的結晶釜中。不改變其它工藝參數,用攪拌器拖動電源用變頻器調整控制,逐漸降低結晶釜攪拌電機頻率由50-38 Hz(結晶釜攪拌轉速約30-
21 r/min),進行硫酸鋅溶液結晶試驗研究,記錄單釜硫酸鋅晶粒的篩分數量并采樣篩分硫酸鋅晶體的粒徑分布,試驗數據見表2。
2 攪拌器對硫酸鋅晶粒的影響
2.1 攪拌槳葉形式的影響
在相同的攪拌轉速條件下,隨著結晶粒徑的增大和結晶過程的進行,安裝框式復合攪拌的結晶釜出現與現場用錨式攪拌相同的“抱釜”現象,不利于生產的進行,安裝螺帶式攪拌的結晶釜未發生此現
象,更有利于結晶過程的進行。尤其在結晶顆粒增大的情況下,框式復合攪拌抱釜現象更加明顯,而螺帶式攪拌仍無“抱釜”現象。
2.2 攪拌速度的影響
采用螺帶式攪拌,不改變其它工藝參數,調整結晶釜攪拌電機頻率,硫酸鋅結晶顆粒有增大趨勢,當攪拌電機頻率降至35Hz時(結晶釜攪拌轉速約21r/min),出現“抱釜”現象。
3 結語
3.1螺帶式攪拌器有利于硫酸鋅溶液的結晶
螺帶式攪拌器更有利于七水硫酸鋅結晶的進行,主要體現在現行工藝條件下,安裝該攪拌的1#結晶釜所產硫酸鋅結晶顆粒粒度分布較均勻,單釜結晶率明顯提高,平均增加25%。
3.2 攪拌轉速在23-27 r/min之間有利于七水硫酸鋅結晶穎粒成形
結晶釜攪拌轉速約23 ~27 r/min(控制電源頻率在38~45 Hz)時,硫酸鋅結晶顆粒有增大趨勢,20目篩網篩上物達60%以上,并且沒有抱釜現象,基本能達到硫酸鋅顆粒粒徑在0.8 ~2.0 mm之間的要求。
4 建議
硫酸鋅緒品過程應實現自動控制:
(1)硫酸鋅溶瘦結品曲線的控制不穩宗,造成其外觀顆粒不規則,篩下料多。
(2)結晶過程降溫循環水量控制不恒定,降溫過程所用時間不同,影響產品物理外觀質量,建議安裝流量計。
劉芙蓉,張雙泉,李全
[參考文獻]
[1]馬佩璋,馮立和,等。無機鹽工業手冊[M].北京:化學工業出版社,1999。
[2]王凱,虞軍。化工設備設計全書一攪拌設備[M]。北京:化學工業出版社,2003。
相關新聞